国资委重磅部署央企发展AI产业,人工智能“国家队”来了!

受访者供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近日,业人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 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国家队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会上强调,国资工智要推动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更好发展、委重发挥更大作用。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推进会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央企业可能通过投资、并购或重组,获取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有利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中央企业可能通过投资人工智能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落实国家战略导向。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下,人工智能在国家战略中被明确定位为重要领域,中央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在该领域的投资力度,以推动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国资委频频部署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
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是国资央企发挥功能使命,抢抓战略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会议认为,中央企业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变革,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强化创新策略、应用示范和人才聚集,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挥需求规模大、产业配套全、应用场景多的优势,带头抢抓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加快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会议强调,中央企业要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深入推进产业焕新,加快布局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要夯实发展基础底座,把主要资源集中投入到最需要、最有优势的领域,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算力中心,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更好发挥跨央企协同创新平台作用。开展AI+专项行动,强化需求牵引,加快重点行业赋能,构建一批产业多模态优质数据集,打造从基础设施、算法工具、智能平台到解决方案的大模型赋能产业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国资委今年来第二次“点题”AI领域。
在1月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庄树新介绍,国资委下一步将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工程,遴选战略性新兴产业“百项工程”,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AI+等专项行动。
而在去年8月,国资委举办的“智慧国资 数字央企”大讲堂上,张玉卓表示,国资央企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这为与人工智能企业深化合作开辟了广阔空间。未来,将充分发挥应用场景及数据优势,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务实的举措,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场景应用,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打造产业生态,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去年9月,国资委规划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在中国企业论坛上表示,国资委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当前最重大的战略任务,出台了9个战略新兴产业和6个未来产业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也在酝酿出台针对不同的战略性新兴行业“一业一策”的专项指导政策和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3年中央企业遴选91个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107户企业列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试点,117个智能工厂、304个优秀场景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央企的布局动向往往影响着整个行业的走向。这一政策无疑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又有哪些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
“AI算力有望继续成为新一年的热门投资方向,可以关注AI芯片、光通信、算力设备、液冷、边缘计算、卫星通信等科技方向。”周丽莎进一步指出。
推进会上,有关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及中央企业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值得一提的是,10家中央企业签订倡议书,表示将主动向社会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以核电领域为例,近年来也广泛应用人工智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为核电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变革。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在去年8月的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上,中国广核集团展台前,核燃料装卸、主设备智能检修、冷源保障等业务的各类核电机器人及应用成果展示,让大众眼前一亮,获得业内广泛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华龙一号”在国内各核电基地商用投用成为一大亮点。在“华龙一号”堆型智能检修作业领域,研究院依托多年来对智能化核电运维工艺、特殊服役环境下机器人关键技术等攻关经验,研制了覆盖高放射性部件自动更换、主设备检修、核燃料组件装卸等作业需求的机器人,并于防城港核电3号机组实现工程应用,为推动“华龙一号”堆型智能化运维水平、提升机组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截至去年8月,研究院围绕我国核工业智能运维、应急抢修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先后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40余项,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研发出核电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品100余款,涵盖核反应堆一回路设备检修作业、核燃料组件操作及修复、其余重要系统探查与维修、冷源海域构筑物无人化运维等多个方面,为核电的更加安全、稳定、经济、友好运行提供更多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解决方案。
此外,有不具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央企加速布局人工智能将为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央企的积极布局和推动将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应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如何保障数据安全、避免技术失控等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未来,央企在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技术创新与伦理规范的结合,确保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游戏世界)
-
6月20日下战书,中焦协市场委员会以视频格式召开6月市场阐收会,预会企业不同拥护,坚持盈益没实用费、出有利润不收卖的本则,周齐限产,停息煤冰推销。做为煤冰下贵财富的焦冰限度斲丧,也是煤冰价钱走下的展现
...[详细]
-
新华社厦门4月6日电记者王立彬)作为海湾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范例,凝结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厦门实践”正加快走向世界。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日前在厦门召开的学习运用&
...[详细]
-
东南网4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黄奕琳)近日,厦门市工信局发布通知,开展厦门市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项目征集工作。申报单位需于4月10日前将项目申报书电子版报送市工信局创新发展处邮箱。此次项目征集的申报方向
...[详细]
-
6月7日14时10分左右,定州中学高三29班学生王金贺在赶赴中山东路初级中学考点参加高考途中,在自来佛北街意外落水,经400多名公安、消防及干部群众4个多小时的反复搜救,在18时56分左右在距落水点下
...[详细]
-
6月以去,齐国各天陆绝迎去下温天气,用电量再攀高峰。新疆发挥国家能源老本陆上小大通讲熏染感动,自动减进齐国能源失调,减小大中支才气,齐力保障电煤提供。多式联运 疆煤出疆疆煤出疆跑出“减速率
...[详细]
-
6月7日14时10分左右,定州中学高三29班学生王金贺在赶赴中山东路初级中学考点参加高考途中,在自来佛北街意外落水,经400多名公安、消防及干部群众4个多小时的反复搜救,在18时56分左右在距落水点下
...[详细]
-
戴要:凭据会上宣告的《我国国内税支40年》数据,1992年涉中税支支开拔达107亿元,而到了2000年,那一数字删至约2217亿元,涉中税支占齐国税支支进比重下达17.5%,那为经济逝世少供给了盈强财
...[详细]
-
个税起征面调至5000元之后:月薪两万如下减税50% 6000多万人不再交纳个税
戴要:据体会,酬报水仄的2万如下的纳税人,是本次更始中,获益最小大、降背最赫然的集体。数据隐现,更始施止尾月,酬报薪水所患上减税304.1亿元,减税起伏41.3%,工薪阶层遍及获益。华夏时报www.c
...[详细]
-
海闭总署宣告的数据隐现,中国2022年7月份出心煤冰23万吨,同比删减171.6%,环比降降55.77%。7月份齐国煤冰出心量较上月隐现了赫然削减,创往年第两低位,往年3月份出心量仅为7万吨,是往年的
...[详细]
-
厦门日报讯记者 沈彦彦)今年清明,厦门人吃薄饼的热度未减,作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习俗之一,做薄饼成为亲子体验的热门项目。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发现,清明期间,薄饼原料要预订,部分门店一天可以卖出3000多
...[详细]

降温规画煤冰冬储延迟 重面心岸煤冰吞吐删速减速 产天煤市或者将迎去一波止情
海湾型城市生态治理“厦门实践”加快走向世界
全国首批 厦门海关启动跨商税款担保电子化改革
定州电厂圆满完成年度供热任务
山西焦煤:闭于救命煤冰斲丧牢靠用度提与尺度的报告布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