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GDP有望正增长,下半年稳经济政策或继续加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季度经济在国内外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多重挑战之下,望正我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增长政策压力。
从国内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受到了一定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对经济造成持续影响,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就业压力凸显。
不过,随着5月经济数据的发布,我国经济稳定恢复的脉络已现,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欧鸿表示,从近期经济形势看,各方面按照中央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等工作,重点地区疫情得到有效管控,复工达产加快推进,稳增长政策发力显效,5月份经济呈现边际改善,主要指标均有所回升。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国务院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将逐步恢复,预计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0.5%左右,全年增长4%左右。”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祝宝良表示。
欧鸿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我们完全有信心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超预期变化,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行业内人士看来,这意味着,下半年为实现5.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政策还将继续发力。
二季度大概率实现正增长
站在年中重要时点,下半年经济增长目标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从国内来看,4月以来,我国经济遭受了一定的冲击,不过,随着复工复产进程的加快,以及一揽子稳住经济大盘政策的落地,5月我国经济触底反弹,大体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5.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7亿元,环比增长0.05%,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5964亿元,同比增长6.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410.0亿元,同比增长1.0%。
“当前,5月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反弹,各地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起重机总工时指数和产业园区活跃度指数都呈现环比强劲回升,二季度大概率将实现正增长,大体增速在1%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表示。
粤开证券研报显示,5月经济出现积极变化,正走出谷底,但是复苏基础还要进一步巩固。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预计同比增速在1%左右。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例,4月和5月同比分别为-2.9%和0.7%,若6月回升至1.9%以上,二季度便可成功转正。
“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长0.8%,乐观的情形能到1.3%。”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刘晓光表示。
不过,祝宝良表示,即使回暖,但同比速度和环比速度都将会慢于2020年武汉解封后出现的V型恢复速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对此表示,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上,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更多依靠改革创新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紧密结合国内外环境变化,进一步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赵辰昕说。
下半年政策或将继续加码
尽管二季度GDP大概率转正,但要实现全年目标,压力仍在。
王一鸣表示,二季度经济增速大体在1%左右,要实现全年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下半年经济快速拉升来填补,这需要下半年实际增速在7.8%左右,比去年三四季度增速高出3-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下半年经济会有比较强劲的回升,但要实现5.5%的预期增长目标仍然是有难度的。
“复苏进程可能比2020年更加脆弱,最终呈现的是一个非对称的‘W型复苏’的运行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复苏要关注小概率事件未来带来的系统性影响。下半年甚至到明年上半年会面临复苏路径复工复产+经济刺激,如果进入到一种持续复苏的阶段,将会面临持续的冲击。”刘晓光表示。
不过,显然,发改委的表态奠定了今年的主基调。
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看来,当前,政策是带动经济的重要手段。比如,4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下一步总体要求“三个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同时提出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要求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同时提出要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冗余度,应该实现目标政策要有余量;此外,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的电视电话会议,出台6个方面、33项的增量政策。
“下半年如果没有大规模的疫情冲击,经济恢复的会明显的加快。下一步的政策,我们应该根据形势的情况,按照再聚焦、加力度、利长远的原则,进一步出台增量政策。”杨伟民表示。
在他看来,2020年经济恢复的主要动力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出口这三个领域,目前这三大领域的动力都存在不足,这将影响经济恢复进程,下半年可能是W型的复苏。基于当前稳经济、稳就业、稳物价面临很多新挑战,应该遵循再聚焦、加力度、利长远的原则,进一步出台增量政策。
刘晓光也建议,坚持全年5%-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并追加相匹配的政策力度,以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比如,加强政策性组合,推出3万亿消费补贴计划,3万亿基建投资计划和3万亿的产业支持计划。其中,3万亿消费补贴计划,包括1.4万亿以消费券的形式,1.4万亿以现金的形式全民发放等,现金发放部分按人头每人1000元。
“下半年随着疫情极大缓和,加上宏观政策全面发力和市场主体修复调整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有望实现强劲反弹,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6.4%。考虑到上半年经济预期增长2.7%,2022年GDP增速预计为4.7%。”刘晓光表示。
祝宝良则认为,下半年政策布局,稳预期是核心,包括保护好产权、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稳定社会对疫情防控政策的预期等。财政政策应成为主要政策手段,可能的工具包括,发行特别国债、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发普通国债、提前下发2023年的新增专项债额度等。货币政策需要为财政发力提供宽松的流动性环境,降息降准仍有空间。
按照预测,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必将迎来企稳回升态势。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地理常识)
- 《煤冰止业社会使命蓝皮书(2022)》战《煤冰止业社会使命指北》宣告
- “往年买一个,今年买一箱”!记者调查水果价格为何全线大跳水
- 多条高铁同日开通,铁路建设年末加速跑|快讯
- 中国出台“新大气十条”,环境部正面回应“大气污染治理影响经济”论
- 动煤浓季记挂即将掀晓
- CCER市场重启只欠东风,中国碳交易市场最后一只靴子即将落地|2023中国经济年报
- 百亿重组收官!中国交建完成分拆子公司重组上市,传统基建业务迎来转型升级
- 11月同比增长29.5%!2024年工业企业利润有望继续修复
- 化工煤下位回降 心岸价钱上动做能趋强
- 49.0%!12月PMI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仍延续扩张|快讯
- 中国首位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卸任,曾主持中国加入《巴黎协定》谈判|快讯
- 34个都市圈仅8个地区人均GDP超全国!专家:集聚效率不够,县域应成为打通城乡的枢纽
- 多成份共振 10月煤市走势不确定性增强
- 一批“粮老虎”落马!最高检发布10起典型案例,粮食领域刮起反腐风暴
- 中煤能源前三季净利预删逾183.6亿,同比删逾54.9%
- 增长7.1%!前10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8326.4亿元|快讯
- 去年完成投资7645亿元!2024年计划投产新线1000公里以上|快讯
- 12月CPI同比下降0.3%,环比有所上升|快讯
- 冀中能源邯矿总体云驾岭矿青监岗员为牢靠斲丧站“岗”放“哨”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创9个月新高,12月制造业PMI释放什么信号?
- 小大牌驾到丨成龙署名定制机上线啦!—万维家电网 views+
- 真挚到永世 极客处事创做收现极致无忧体验—万维家电网 views+
- 科龙推“工薪变频”,“单下”策略创止业新势能—万维家电网 views+
- AWE开幕,GMCC新品齐能耦开缩短机抢“陈”看—万维家电网 views+
- 海我智能空调新品米兰展尾收—万维家电网 views+
- GMCC抢攻北好市场 专用产物闪灼AHR—万维家电网 views+
- ACREX展GMCC迎VOLTAS、BLUESTAR等巨头到访—万维家电网 views+
- 智能糊心没实用等 志下智能王让您从目下现古匹里劈头—万维家电网 views+
- “好的”靠甚么排汇了刘慈欣?—万维家电网 views+
- 小天鹅空调连绝两年反对于《寻寻最佳医去世》公益行动—万维家电网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