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穿过“猪周期”?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建议深挖每头猪的潜力,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两会声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中国是过全国人高质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国和猪肉消费国,生猪产业发展对保障老百姓猪肉供应,端好“肉盘子”,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然而,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养猪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老百姓不仅满足有肉吃,还要更好吃,更健康、更美味。无论从行业健康发展还是满足消费者更高标准的需求看,都需要推动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在今年两会期间带来了多项建议,为推动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过去养猪是靠勤劳辛苦,从2010年至2020年是靠投资拉动,要靠数量扩增,才能承载起现有的研发、技术、人才。但是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当前国家养猪密度大,疫病多;导致养殖效率,比如PSY、日增重、成活率等均还有进步的空间,需要靠技术创新来实现突破,这就是高质量发展。”秦英林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坦然面对周期
对于生猪行业来说,2023年无疑是艰难的一年。从养殖收益看,2023年全年生猪养殖头均亏损76元,这是自2014年以来首个算总账全年亏损的年份。
对此,秦英林表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2023年的亏损属于正常,符合经济规律。充分竞争市场经济利润是0。如果某一年行业利润非常高,一定会在下一个阶段,吸引更多资本进来,导致产能过剩,价格降低,行业亏损,低谷就来了。
需要指出的是,生猪市场一直存在着周期波动,通常以3—5年为一个周期。自2000年以来,我国生猪市场已经经历了5次完整猪周期。但不同以往的是,此次猪周期的磨底时间明显拉长。
面对猪周期变化,秦英林指出,看周期要看全周期。在2020年就应该看到2023年的低谷,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符合经济的眼光,符合企业发展的思考。如果只看到高利润,不看低利润,投资就会带有短视效应,这时候投资是不理智的,被高利润冲昏了头脑。事实上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高利润阶段,都会吸引很多人,都会造成过剩、低谷、踩踏,这些教训是无数次的循环。我们需要汲取经验,否则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
事实上,在生猪价格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线的情况下,如何穿越周期是市场对所有猪企的考验。
“周期谁也回避不了,我们能做的是:坦然面对周期,奋力向内求。外部环境是一样的,内因是根本。突破猪周期,靠自己;养猪人体面有尊严,要靠自己。只有向内求,向己求,向下扎根,才能驾驭不确定,向确定性进发。”秦英林坦言。
在此情况下,牧原股份深挖每头猪的生长潜力,力争每头猪600元的利润空间。据了解,在2023年,牧原股份通过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挖潜了139元。
对于未来,秦英林表示,将继续坚持元点发力,底层突破,持续围绕养猪20大技术做创新,以前沿技术成为养猪传统产业中的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猪肉品质,提高养猪效率,推进养猪业高质量发展,向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猪肉产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秦英林认为,保障猪肉供应是养猪产业发展的基础,“提供物美价廉的猪肉”才是行业存在的价值。
当下,养猪产业需要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做更物美价廉的产品,用更多的科技手段,把猪养得更好,让行业成本降下来,猪肉价格就降下来了;同时不断提升品质标准,以满足千家万户的消费需求。
“我们虽然从事的是养猪这个环节,但要有全产业链思维,前端种养一体,后端连接着消费者的美好生活。要把养猪融入大农业,大食物体系中去做,依靠技术创新,赋能养猪环节更大的价值,养猪人受人尊重,这是对养猪高质量发展的期望,也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秦英林说道。
在他看来,生猪产业面临着五个方面的变革:一是生产模式变革。过去是一家一户养猪。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外部环境的压力让行业快速向集约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像现在的空气过滤、排风除臭都成了养猪的标配。二是装备变革。不再是机械装备,而是智能装备。三是技术变革。特别是疫病防控技术,如何赶上甚至超越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找到了路径,现在需要快速去把它落地变现,有了疫病防控技术的应用突破,将会让行业跨越到一个非常高的生产水平上去。四是效率提升。预计很快,我们的生产成绩,就会和欧美国家先进水平达成一个比较高的一致水平。五是猪肉品质会提上去。
“这五大项变革听起来好像很平淡,但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兴衰成败。”秦英林说。
为此,秦英林建议:一是坚定不移加大技术创新。坚持长期主义,向下扎根,从技术元点出发,寻求突破,依靠创新驱动,提升养猪技术水平,助推养猪行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坚定不移推进疫病净化,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共建无疫区,打造高健康猪群,提高养猪生产效率,节约资源,生产高品质猪肉;三是支持、推进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推进豆粕减量替代,增强粮食安全保障;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养殖场粪肥资源利用和高标准农田充分结合,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五是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以产业问题、企业需求为导向,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形成合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美妆护肤)
- 冀中能源邯矿总体云驾岭矿青监岗员为牢靠斲丧站“岗”放“哨”
- 金融监管总局:我国将构建涵盖疑贷、保险、理财的综开普惠金融系统
- 凉山:多天降雪组成交通难题 交警齐力保障通止
- 凉山州中级人仄易远法院建院70周年贺喜行动妨碍
- 价钱震撼笔直 焦煤市场发急
- 第四个人仄易远大盗节,致敬小大业驰誉!
- 西昌:冬樱花开啦 快去赴一场“浪漫之旅”
- 出止看重!四川多条下速果小大雾天气启闭收费站
- 煤冰借魂记:2022年中国煤冰企业50强出炉
- “两下两部”分分宣告法律支援法施止工做格式
- 四川会理有色财富经济斥天域2023年度“亩均论好汉”评估下场正在省级财富主导型斥天域中排名第1位
- 今晚8:00|旅拍民宿热度不减 新的一年期待满满
- 8月河北省驻马店市煤冰价钱小幅降降
- 西昌建川片子专物馆散降名目五个展馆将正在秋节时期卓越明相
- 现货市场贯勾通接供需两强 后绝闭注煤冰收运节奏
- 齐州体贴下一代工做总结团聚团聚团聚召开
- “两下两部”分分宣告法律支援法施止工做格式
- 今晚8:00|胡仲平:从慢火车到复兴号, 用光影纪录成昆铁路大提速
- 提供阶段性缩短PK需供季候性削减,煤价若何走?
- 今晚8:00|胡仲平:从慢火车到复兴号, 用光影纪录成昆铁路大提速
- 好致新风收扬中国智制 或者成止业乌马—万维家电网 views+
- 志下备战618年中小大匆匆:三小大仄台水力齐开—万维家电网 views+
- 激情夏日“粽”情 海疑“嗨”翻端午—万维家电网 views+
- 超宽转速 海坐睿速9000转缩短机真力入境—万维家电网 views+
- 防呆设念是品量保障利器 GMCC稳步迈背“整缺陷”—万维家电网 views+
- 老式“绿皮车”降级空调列车—万维家电网 views+
- 3月价最低 家电商场空调收卖量删减—万维家电网 views+
- 董明珠跨界办教:先砸它1个亿办小教!—万维家电网 views+
- 老空调垂去世挣扎?那一神器,带您救命老空调—万维家电网 views+
- 六小大新品护航 TCL2017年空调+策略航母启动—万维家电网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