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外星生命研究 > 电力行业系统性变革下,500万亿热门赛道开启,如何挖掘投资新机遇?|聚焦服贸会 正文
时间:2025-11-19 09:13:3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外星生命研究
摘要:事实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体系,如今已经成为电力行业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而相关领域也在成为社会投资的热门赛道。 华夏时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在双碳目标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能源是服贸主战场,电力则是电力主力军。
值得注意的行业系统性变是,截至2021年底,革下全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为10.6亿千瓦,热门占全部电力装机44.8%;全国新增装机1.3亿千瓦,赛道占全部电力新增装机75%;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5万亿千瓦时,占全口径发电量近30%。
事实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体系,如今已经成为电力行业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而相关领域也在成为社会投资的热门赛道。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体系,特别是未来以光伏等新能源为主的遍布各地的分布式电力体系,都会大量使用数字智能技术,因为未来的电网一定是高度数字化、智能化的,这些可能会构成未来中国走向绿色低碳很重要的一些产业领域和技术领域,都值得投资人、研发人员、各类企业去深度挖掘。”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理事长、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在9月3日的2022中国碳中和发展论坛中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开启系统性变革
全球能源低碳转型是摆在所有国家面前的共同挑战。2021年全世界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是82%,化石能源占比高仍是各国难以避免的共同问题。
目前我们国家是多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且长期又依靠于化石能源。在能源安全作为经济安全的前提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能源安全就必须减少对外能源的依存度。为此,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指出,目前唯一的路径就是加大能源结构转型和提升技术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电能一直以来在能源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与此同时,有研究表明,到2060年,电力占能源消费比重将高达70%以上,绿色电力将是减排的主要途径。
徐林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他曾算过这样一笔账:我们国家目前人均能源消费是3.6吨标煤左右的水平,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们在能源消费水平上也会逐渐与发达国家趋同。从发达国家以往经验来看,像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费一年大概是11吨标煤左右,能效水平比较高的像德国、日本大概是5-6吨左右。如果在我国人均能源消费将达到德国和日本的水平情况下,把未来14.5亿人的总能源消费都折成电的话,大概需要65万亿-70万亿度电/每年。
“在这样巨大的能源消费,一半以上要实现绿电的替代,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而且也是非常艰巨的。”因此,徐林表示,在此情况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体系的提出是具有革命性的。
“所有搞电的人都知道,过去电力系统的人是把可再生能源看成垃圾电,但是今后可能就反过来了,像煤炭生产的电可能被视为垃圾电,这是一个系统性变革,当然毫无疑问会涉及到大量的创新和投资。”徐林说道。
挖掘投资新机遇
那么,围绕电力体系绿色低碳转型直到实现碳中和究竟需要多少投资?
“不同的机构都做出过不同的评估,就全球而言,评估大概是160万亿-170万亿美元。在中国,最少要150万亿人民币,最多的测算接近500万亿人民币。”徐林表示。
在他看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体系,特别是未来以光伏等新能源为主的遍布各地的分布式电力体系,都会大量使用数字智能技术,因为未来的电网一定是高度数字化、智能化的,这些领域可能会构成未来中国走向绿色低碳很重要的一些产业领域和技术领域,这都值得投资人、研发人员、各类企业去深度挖掘。
“绿色低碳转型必然涉及大量的投资、大量的创新活动、广泛的技术改变。而相关的投资一定会给未来的经济增长带来持续的动力,而且绿色低碳创新本身也能形成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新的持续动力。”但徐林同时也指出,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要进一步的配套措施。
徐林以金融体系为例时表示,目前尚需要投融资工具的支持,而且这种绿色金融必须具备便利性,解决可能性问题;必须具备普惠性,使得不同的市场主体都能够平等获得绿色金融的支持;必须具备多样性,满足不同项目的融资需求。
事实上,不仅徐林如此看好绿色低碳带来的投资动力,法国电力集团中国区高级执行副总裁宋旭丹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市场一直都是吸引外国投资者的磁石。在能源领域,中国市场在能源转型和电力市场改革引领下,其广阔的投资前景也是独一无二的。
宋旭丹以与国家能源集团的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江苏东台海上风电项目为例时表示,该项目于2021年11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预计每年可节省标煤约4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一百万吨。
宋旭丹认为,如此重大低碳能源项目的成功意味着,外国直接投资不仅可以显著促进更高层次的中国市场开放,而且也彰显了中外合资合作对能源转型和低碳经济推动的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产天煤矿停产停卖 提供端问题下场频出 中转心岸压力删减 部份货源趋松2025-11-19 09:08
猪价创近6月新高,百余机构频繁调研,生猪养殖投资机会来了?2025-11-19 08:44
“百年丰台站” 华丽变身:成为亚洲最大铁路枢纽客站,丽泽金融商务区要起飞2025-11-19 08:23
从赔750到挣1000多!纠结的生猪养殖户:卖不卖?何时卖?2025-11-19 08:21
2022年9月份祸建省煤冰市场价钱稳中上涨2025-11-19 08:19
“亏损王”启迪环境要翻身了?上半年亏损收窄,现金流大增2025-11-19 08:16
国铁集团换帅!原国家铁路局局长刘振芳任董事长|快讯2025-11-19 07:58
8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4%,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快讯2025-11-19 07:08
下温袭去 为甚么煤市波涛不惊?2025-11-19 06:48
消博会“朋友圈”再扩大:RCEP成员热情高涨,自贸港持续发力2025-11-19 06:27
金九银十即将到去 煤冰市场值患上期待2025-11-19 09:07
猪价创近6月新高,百余机构频繁调研,生猪养殖投资机会来了?2025-11-19 08:08
铁路建设提速!上半年全国投产新线逾2000公里|快讯2025-11-19 07:56
六大数字协同平台发起“专项行动”,央企数字化全面提速2025-11-19 07:47
好国煤冰价钱初次突破200好圆/吨,刷新远17年去最下记实2025-11-19 07:41
国家电网等7家央企接连宣布完成国企改革目标,三年行动进入收尾阶段2025-11-19 07:41
解码《财富》世界500强中企:比亚迪进,恒大融创退,房地产“黑铁时代”真的来了?2025-11-19 07:13
动力电池回收概念带动环保股走强,环保板块迎来涨停潮,会是“一日游”行情吗?「环保周评榜」2025-11-19 07:08
提供支窄需供不减 印僧煤价受到反对于2025-11-19 06:49
突遭“杀人鲸”做空,名创优品紧急回应:毫无依据,将开展独立调查2025-11-19 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