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举办多场大型招聘会 缓解“招工难”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何无痕)今年的招工难春招季,人力资源市场热度持续升温。厦门尤其制造类、举办解服务类岗位招人的多场大型热情格外旺盛,工资涨了,招聘要求却低了。招工难连日来,厦门记者采访厦门多家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举办解不少企业均喊“缺人”。多场大型
关注到市场需求的招聘变化,为做好节后劳动者换岗高峰期和企业复工复产关键期就业工作,招工难市劳动就业中心在积极开发省外人力资源的厦门同时,也依托本市人力资源市场及人员密集地举办大型招聘会,举办解积极动员用工企业和求职者参加,多场大型努力为企业解决招工难的招聘问题,全力稳就业、保用工、促发展。
现象
涨薪资降标准招人 制造业服务业缺口最大
节后,厦门部分制造业企业抢订单、抓生产,包装工、普工/技工等制造类岗位招聘需求快速释放。
作为厦门电子元件制造业重点企业,随着节后订单增长,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也进入高速运转的工作状态,不过订单来了,工人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据天马微人力资源部一线招聘经理陈少松表示,目前还有2000来人的缺口。“为了招人,最近头发都急白了。”他笑称。
但相比往年,陈少松感觉,今年工人更不好招了。由于工厂在智能化转型阶段,对一线普工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需40周岁以下,有一定学习能力,“因为生产线智能化升级后,我们都要对上岗的工人进行简单的培训,掌握操作技能。”
同样,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负责一线招聘的林女士也表示,随着订单量增加,对工人需求量只会更大,现在公司还有300人左右的缺口。
最近特别缺人的不仅是制造业,还有服务业。记者从江头街道人力资源市场了解到,节后,服务业需求格外旺盛,大家不约而同地调整了薪资,从3800元底薪,如今普遍到4500元至6000元不等,不少还有提供食宿。
薪资涨了,标准降了。不少企业首先调整年龄限制,直言:“肯做就可以。”宏泰招保安一职,不仅年龄从38岁放宽到45岁,身高要求都低了,170cm放宽到168cm,包吃包住,工资4000元左右。
对策
加大外引力度 增加招聘场次
针对厦门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增加而本地劳动力资源有限现状,市、区人社部门积极协同,除了持续加大外部引工渠道力度,增加外部引进劳动力基数,还积极统筹市、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招聘服务活动。
前阵子举办的翔安区2024年“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助发展”大中专毕业生、劳动力转移暨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现场同步直播。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企业招聘专员积极招揽人才,展示推介招聘岗位。报名企业136家,提供岗位需求数5598人,涉及生产操作、销售人员、餐饮服务、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近3500人入场求职,初步达成意向878人,招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据统计,截至3月10日,全市共举办招聘活动454场(其中线上招聘59场),进场企业11490家(次),提供招聘岗位80.80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15778人。
积极对接企业 提供精准化服务
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断发挥各自优势,帮助企业解决招聘难问题。如湖里区江头街道后埔社区外来人口数量多,人员求职需求大。为了方便求职者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去年5月份,江头街道人力资源市场从蔡塘广场搬迁到后埔社区。江头街道人力资源市场同时也是后埔社区劳动综合服务基地和零工驿站,工作人员及时收集外来求职人员的需求,积极对接企业,提供精准化的服务。
湖里区江头街道后埔社区劳动综合服务基地、后埔零工驿站工作人员周宝玉告诉记者,连日来他们不断将信息下沉,在各个微信工作群积极发布招聘信息,同时针对江头街道特点,着重突出就近企业招聘,提高企业对所在辖区求职者的吸引力,让他们上班更方便。来求职的人也更精准了,“企业表示来参加我们的招聘会,每次都能招到人,因为来的求职者都是真心实意想找工作的。”周宝玉说。
释疑
哪些工种吃香?
根据智联招聘最新的一组数据显示,从职业看,技术人才求职活跃,在数字化浪潮下,企业线上运营、数字化管理需求增多,求职者进入运营类岗位就业的热情也随之高涨。电商运营、运维支持、业务运营等岗位吸引了大量求职者。
点击
打造厦门特色公益性就业品牌
厦门将依托现有的12省39地市劳务输入基地109家劳务合作运营机构的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劳动力跨区转移,努力实现企业定点招工的常态化、人力资源输入的储备化、用工信息发布及招聘的网络化,持续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阶段性和结构性短缺;增建更多更优质的劳务输入基地,认真落实劳务合作奖励政策及招工招才奖励政策,为企业发展输送合适的人才;举办校企合作对接活动,创新开展线上“元宇宙”参会+线下对接,吸引更多的院校和企业参与进来,助力双方实现精准对接。此外,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共同发力,加大劳务品牌发掘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厦门特色的公益性就业品牌项目,为企业提供周到便利的用工服务,搭建线上线下零工市场一体化服务平台,促进求职人员实现高质量就业。
(责任编辑:古代文明遗迹)
-
冀中能源7月14日早间宣告事业预告,估量2022年上半年回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亿元-26.8亿元,同比删减279.01%-306.3%;根基每一股支益0.7075元~0.7584元。本次公司事 ...[详细]
-
CCER市场重启只欠东风,中国碳交易市场最后一只靴子即将落地|2023中国经济年报
摘要:2024年,CCER这个碳交易市场的最后一只“靴子”落地已经为时不远。未来,它将与全国碳配额交易市场一道,成为中国落实气候承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最重要的政策工具。 ...[详细]
-
增长7.4%!前1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元|快讯
摘要:今年1—1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元,同比增长7.4%。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5.55万公里,其中高铁4.37万公里。 ...[详细]
-
住建部定调2024年楼市:重提房住不炒,“好房子”能成为房地产先立后破新赛道吗?
摘要:《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好房子”成为本次会议精神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在四大板块中的住房和房地产板块和基础支撑板块,都明确提到了这个概念。此外,会议对2023年工作的总结部分,也在建筑业发展中提出 ...[详细]
-
戴要远日,市场传出新闻称,从2022年9月19日起,鄂我多斯周齐消除了现止的煤票操持制度,撤消齐市残缺煤管路站,消除了煤冰运输车辆“带票通止、路站魔难、行动稽察”的监管格式。今 ...[详细]
-
11月CPI下降0.5%背后:食品、非食品价格均不及预期,年底或有所回升
摘要:对于11月CPI同比增速继续下行,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在解读数据时表示,这主要是受食品、能源价格波动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则表示,CPI持续下行,源于食品、非食品 ...[详细]
-
PMI连续两月下行背后:制造业行业进入传统淡季,产需双双小幅承压
摘要:“11月官方制造业PMI低于预期0.30个百分点,较前值下行0.10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下,创近4个月新低,表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压力犹存。”国网领导科研院智库专家、英大证券公司首席宏 ...[详细]
-
央企总部疏解成绩单:超40家央企落户雄安新区|2023中国经济年报
摘要:截至12月,中央企业已在雄安新区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今年以来,新区承接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超40家,注册资本超过了130亿元。 ...[详细]
-
今日,产天圆里,减价煤矿有所删减,但涨幅不小大,调涨煤矿根基以化工煤为主。自上周六匹里劈头,煤矿收卖有所好转,前期散积的库存根基消化,这次减价,少数为无库存煤矿,尾要原因为,远日,化工客户陆绝匹里劈头 ...[详细]
-
2023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出炉:高新企业占比远超全国水平,东北这个市跻身十强|快讯
摘要:日前,稷夏智库受权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指标体系编制发布了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等榜单。12月14日,稷夏智库又发布了2023年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榜单。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