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稳供热!央企打响能源保供攻坚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刘昱汝 北京报道
随着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雪橙色预警信号,稳供能源保供也进入迎峰度冬关键期。热央
事实上,企打从11月开始,源保国家能源集团、供攻三峡集团、国家电投等多家央企便“火力全开”,密集部署稳产保供,确保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供暖季央企加大能源供应力度,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同时,推动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提高清洁能源比例,降低污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央企稳定供热有利于保障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和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的能源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央企做好迎峰度冬
国务院国资委11月16日召开的中央企业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专题会中强调,督促指导中央企业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带头做好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
“包括加大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采购和储备,优化能源运输和分配体系,确保能源供应稳定,使得人民在冬季能够享受到充足的暖气供应,不会受到能源短缺的影响。”北京市博圣律师事务所白小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当前,能源央企正坚守在保供一线,坚决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守护万家“烟火气”。
比如中国海油各单位进一步落实冬季保供工作,其深圳分公司深入落实冬季保供工作要求,目前正以“1天1船油”的高频次及每天超23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8座移动式钻井平台、超60艘各类船舶开足马力,全海域开发井、调整井和增产措施作业点创历史同期之最。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储气库群作为东北和京津冀地区的主力调峰储气库之一,成立保供专班,提前做好储气库注采调峰各项工作,确保天然气保供工作按表运行,实现“有令即采”。截至11月底,储气库群日产量为2500万立方米。
“今年11月,三峡集团江苏分公司发电量首次超过5.5亿千瓦时,创单月发电量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江苏大丰毛竹沙海上风电场11月发电量达9884万千瓦时,创并网后历史新高。”三峡集团江苏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持续优化精益运维水平,提升电力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力争打好年度“收官战”。
据了解,入冬以来,面对冬季燃料需求大、煤炭库存要求高的现状,中国华电福建区域统筹各电厂煤炭采购计划,保障电煤采购资金需求,全力以赴确保煤电机组电力能源兜底保供作用的发挥。截至11月底,公司所属四家煤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222亿千瓦时。
拓展新能源供热技术
在推动我国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并非此消彼长,而需要共同发力进而推动我国能源产业实现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升级。
对于提升传统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在王鹏看来,需加大投资力度,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输电、输油、输气等基础设施水平,提高能源运输和配送能力;创新能源科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合理规划能源储备规模和结构,提高能源应急保障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区、各中央企业要完善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推动调峰电源建设,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保暖保供系统。
今年11月,北京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拓展新能源供热技术在新基建等场景的应用,到2025年,力争新能源供热面积占全市供热面积的比重达到10%;到2030年,力争新能源供热面积占全市供热面积的比重达到15%。
“支持新能源供热发展,构建分布式与集中式结合的多能耦合供热系统,有利于改变单一燃气供热的热源结构,推动供热系统重构,更好地保障城市供热安全。”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发展新能源,可有效改善能源结构,并随着新能源供热技术进步和市场完善,新能源供热能力和规模有望进一步提高。
《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也提出,坚持可再生能源供热优先原则,推动供热系统能源低碳转型替代,有序开展地热及再生水源热泵替代燃气供暖行动,全面布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将大力发展地热、再生水等新能源供热作为支撑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措施。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全市新能源供热面积累计达到1.06亿平方米,每年可替代燃气约8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对于未来能源发展,王鹏向本报记者建议,加大新能源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供热技术水平;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广新能源供热技术在新基建等场景的应用,拓宽新能源供热市场;建立健全能源政策体系,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新能源供热产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和借鉴国外新能源供热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注重多元化、清洁化、安全可靠和经济可行的原则,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推动新能源供热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白小勇向本报记者进一步补充道。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 ·华为矿山汇散牢靠等保处置妄想为庞庞塔煤矿斲丧构建牢靠“防护盾”
- ·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民营企业成外贸增长主引擎|快讯
- ·促消费手段频出,最长“十一”消费待激活,能否大幅增长?
- ·经济回暖迹象渐显,高新技术民间投资或是下一步发力重点
- ·待产天疫情复原常态化防控后,煤市或者将迎去一波小止情
- ·国际需求疲弱难掩中国出口亮点,前7月外贸逆势突围
- ·国家统计局:8月起全国青年人等分年龄段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将暂停发布|快讯
- ·暑期迎来返程客流高峰,铁路暑运累计发送旅客突破6亿人次|快讯
- ·产天煤价小大规模上涨 部份天域煤场期限浑仓 北港煤价与上周持仄 下贵继绝不美不雅看
- ·实探!北京又一老字号宣布停业翻新,近百岁西单商场告别“流金岁月”
- ·暑期热推涨出行数据,7月交通运输部多指标回升|快讯
- ·7个季度规模上涨103%,嘉合基金总经理和副总双双晋升
- ·兖矿能源妨碍2022年中期事业申明会
-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半年多项政策加码在即
- ·“金九银十”需求旺季来临!小麦价格冲高回落仍高位运行,下一步还有多大上涨空间?
- ·新兴产业继续领跑!9月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