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闻谱网 > 社会变革
全球通胀已至,中国能不能独善其身?博鳌声音:中国经济仍充满韧性「博鳌时间」
新闻谱网2025-05-18 04:26:00【社会变革】6人已围观
简介摘要:在朱民看来,对新支柱发力的话,我国经济反弹的空间和余地还是很大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博鳌报道
3月以来,受到疫情多点开花影响,鳌声宏观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国经冲击。
4月21日,济仍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博鳌亚洲论坛记者见面会上表示,充满当前,韧性通胀已经成为全球问题。博鳌
“去年年初的全球时候,通胀其实已经到来了,通胀它是已至音中结构性的而不是暂时性的。整个能源供给的不足、需求的上升,加上最近俄乌冲突又进一步推动了大宗商品和食品、能源价格的上升,所以通胀已经到来。”朱民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推测,今年全球发达国家的通胀平均将达到5.7%到6%左右,美国的通胀则已经向着8%-9%发展。
不过对我国来说,当前价格层面总体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3月份CPI的增速为1.5%,相对比较温和。但是,过去两年来,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对能源和粮食价格的压力开始显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于春海在CMF会议上表示,尽管PPI有所下行,但在上游的一些采掘工业,其环比增速提高更为明显,这意味着在短期中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依然存在着比较大的上涨压力。
在他看来,新一轮疫情带来的冲击可能要比过去两年更大。
“面对全球性的通胀和高成本压力,甚至是高成本时代的到来,需要在整个生产链条上从上游到下游,再进一步从生产侧到需求侧之间应该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分担对冲和缓解成本的机制。”于春海表示。
全球通涨已至
在全球范围内,通胀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掣肘。
目前,美国欧洲的通胀水平已经破了四十多年的纪录,大宗商品、食品、一些重要工业品和科技产品的价格上涨,也给我国通胀带来了一定压力。
“这是40年没有见过的,要采取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来对应通胀。与此同时,美国资本市场在高位,债务也在高位,经济开始下滑,加上最近乌克兰危机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个情况下又要保持一定的宽松政策,所以美联储现在的政策还是很犹豫,它也许可以采取一些收紧的措施,但是短暂的收紧并没有持续,所以这些仍会推动通胀的发展。”朱民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朱民看来,国际通胀正在重蹈1970年的覆辙。1970年,美国财政赤字以后货币宽松,美联储迟疑不采取措施,通货膨胀开始。随后,两次石油危机让美国通过印货币来应对石油危机,叠加在一起形成全球的滞涨。目前,第一波通胀已经很高了,第二波能源和食品的冲击或导致通胀再次上升。
“现有的支持通胀的这些因素,供给短缺、大宗商品的高价、劳动力的短缺、房价的高居,这几个通胀的基础都在一个时期存在,所以通胀还会存在。企业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通胀,因为通胀会引发利率上升,加上美联储加息,会引起美元和全球货币不同程度的波动。随着美联储政策的变化,还会发生更多的资本流动和波动,全球资本市场也会进一步波动,这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朱民表示。
在我国,CPI仍保持在较低水平,不过,于春海认为,3月CPI主要受到禽肉价格的大幅下降影响,但在当前全球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我国粮食价格和禽肉价格仍然存在着快速反弹的可能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也表示,乌克兰的粮食受到冲击,后续也可能引发对肉类的影响。所以,通胀未来上升压力仍然很大。
值得警惕的是,在需求端,消费仍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从一季度看,消费仍然处在低速的增长平台,消费恢复的基础依然不牢靠。在这种情况下,新一轮疫情对于尚未完全恢复的国内消费需求会构成比较严重的冲击。”于春海表示。
在他看来,国民经济的循环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都应该有畅通的物流和客流,但疫情及相关防控措施会直接对此产生影响。当前,物流运输、人员流动和经济活动下降幅度增大,新一轮疫情带来的冲击可能要比过去两年更大。
新支柱支撑中国经济保持韧性
不过,中国经济仍然充满韧性。
“一季度的数据刚出来,整个市场中的反应,大家觉得在这么大的困难面前有这样的成绩是不容易的。”毛振华表示。事实上,今年以来,一系列的政策落实特别是今年投资的政策落实较早,加上财政发力,经济还是平稳的。
“我们不要低估中国经济的韧劲和反弹的力量,以及中国民企对经济活力的推进作用。去年民企出口很厉害,不能低估。”朱民提醒道。
在于春海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效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2月以后,基建投资特别是大型基建投资开始持续发力,在当前疫情防控压力相对比较大的情况下,一些基建投资可以实现闭环管理,能更好的能够兼顾疫情防控的要求。
不过,在朱民看来,今年整个的宏观政策有一个比较大的结构性变化,传统的三驾马车面临很大挑战,但是我国有新的发力支柱,其中,绿色投资规模庞大,包括能源革命,从电动车到电动桩到干净煤到光伏电到风电,包含多种投资项目。
“‘十四五’期间我们布置了14.5万亿的绿色投资,加上发展高科技和5G、大数据、物联网,特别是对企业的物联网以及城市的数据建设,这一部分的投资也会加快。”朱民表示。
因此,在朱民看来,对新支柱发力的话,我国经济反弹的空间和余地还是很大的。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很赞哦!(33241)
上一篇: 2022年8月煤市动态综述
下一篇: 下贵抓松抢运 预告船舶删减
热门文章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厦门机场成全国首批九个国际机场之一
- 春运期间 厦门高速公路流量预计比增54%
- 2023年定州市新增城镇就业7953人
- 定州优秀企业展示暨创业交流活动举办
- 晋安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名单
- 史上最长春节假期将至 厦门酒店预订量增长近6倍
- 定州市一青年斩获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 孔子文化学院定州分院成立
- 美柚总裁陈晓君当选厦门市互联网行业妇联主席
- 定州市举办中小学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优秀传统文化大赛”决赛
- 定州市建成区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全覆盖
- 迎战寒潮天气 保障电力稳定供应
- 便民市场搭建市民家门口的“生活圈”
- 厦门海沧隧道工程喜获中国公路行业最高质量奖
- 5%左右的增速目标如何实现?——来自博鳌亚洲论坛的中国经济展望
- 去年厦门办理出口退税388.67亿元
- 厦门火炬元宇宙(XR)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揭牌运营
- 《中国标准化发展年度报告(2023)》发布:截至去年底国家标准超4.4万项
- 厦门上榜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
- 厦门一单位获评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
- 情系一线养路工 厦门书法家组团挥毫送祝福
- 河北定州:规范设置经营区 让流动商贩“安家落户”
- 定州市召开2023年药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
- 定州市第二中学荣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称号
- 定州首批“政务服务体验员”正式上岗
- 河北定州 共享医疗保障改革新成果 打造便民“自助药房”
- 厦门年货市场火热 “龙”元素无处不在
- 春运第一周厦金航线日均客流超3400人次
- 厦门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春节期间餐饮食品安全提示
- 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两部门联合部署黄河休禁渔期专项执法行动
- 定州市7个品牌荣获河北老字号
- 厦门六家企业荣膺第三批中华老字号
- 厦门:到2025年 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10家
- 厦门天气晴好气温逐渐回升 不过早晚仍然较冷
- 河北定州:文体旅融合做大产业“蛋糕”
- “闽宁协作”牛粪堆肥碳减排交易项目落地宁夏
- 厦门港今年将进一步提升国际集装箱干线枢纽港功能
- “大道至简”复旦大学EMBA厦门移动课堂:以管理赋能科创,共谋致胜之道
- 1—10月定州全市新增美丽庭院13444个
- 4个数字看我国外贸开门红“红”在哪里
- 厦门集美7座地下通道“重装”焕新亮相
- 河北定州:加快打造“绿色引擎”,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 厦门新增7家省级博士后实践基地
- 厦门市菜篮子供应足 价格亲民
- “中山好嫂子”带动更多城乡劳动力适岗就业
- 厦门市职工学堂持续助力职工群众“聚能充电”“成长成才”
- 全省首批 厦门试点航空维修技能等级认定
- “内参杯”第一届中国高校校友企业家高尔夫友谊赛在厦举办
- 定州市行政审批局 “五办”齐发力政务服务再提速
- 时代公园获评河北省四星级公园
- 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在厦门揭晓 杨先让、郎樱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
- 急救知识进校园 守护安全伴成长
- 推出创新应用功能 厦门数字口岸平台正式上线
- “以绿色交易促进社区垃圾分类” 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在厦门落地
- 海峡两岸(厦门海沧)主题设计共创活动正式启动招募
- 去年厦门海关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26.16万份
- 定州市白果树幼儿园 家园社三方联动 打造育人新样态
- 开展专项检查 助力安全生产
- “奋斗者”号完成首次爪哇海沟深潜任务
- 打通堵点 货畅其流——我国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