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这十年:带动沿线经济大幅增长,蹚出铁路改革新路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济南报道
火车一响,改路径黄金万两。京沪济铁路这个拉动经济的高铁革新“财富密码”,在今天仍百试百灵。年带
济南市槐荫区发改局局长王东还记得,动沿10多年前,线经京沪高铁还没有建设的幅增时候,济南西站所在地是长蹚出铁一大片乡村,分布着数十个村庄。然而,随着京沪高铁的建设开通和济南西站的落地,这一区域如今已经变成济南高新产业区域之一,千亿级产业集群——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惊艳亮相,城市会客厅也搭建起了新的交流平台。当前,受京沪高铁拉动,济南经济快速发展。在王东看来,未来,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纾解,或有更多产业在此布局。
而京沪高铁带来的改变远远不止这些。
时间拨回2011年6月30日,彼时,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至今年6月,这条我国客流量最大、最繁忙的高铁线路已经运营整整10年。
作为我国国家战略性重大交通工程和“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沪高铁联通了我国最具发展活力的“京津冀鲁皖苏沪”四省三市,沿线人口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27%,是国家战略性重大交通工程,对沿线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京沪高铁在京津冀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之间架起了一条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快速通道,架起了‘高铁经济走廊’,大幅度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改善民生,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极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拉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永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10年过去,至今,京沪高铁全线累计开行列车近120万列,行程超过15.8亿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跑了近4万圈,但其“财富密码”,才正要显出峥嵘。
带动沿线经济大幅增长
京沪高铁是我国最重要的高铁线路之一,它将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世界级城市群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沿线地区共享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有序流动带来的繁荣富足,构建起支撑东部率先发展的高铁经济走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济南正是得益者之一。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永桂介绍,济南西站是京沪高铁5大始发站之一。随着京沪高铁的落地,济南高起点谋划、全要素集成、一体化推进了高铁新城的打造,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京沪高铁开通之初的2011年,济南经济总量为4406亿元,到2020年,已经增长到10140亿元,成功迈入万亿俱乐部,增幅高达130%。
如今,济南西站地区已经成为展示省会新形象的窗口和带动西部城区乃至整个济南经济腾飞的动力引擎。
目前,省会大剧院、国际会展中心、济南美术馆、图书馆、艺术馆竣工使用,宜家家具城、麦德龙商场、奥特莱斯等国际一线品牌店相继入驻,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医养为一体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项目加快建设,该片区正在成长为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集的高铁新城。位于片区的“京沪会客厅”正逐步成为吸引集聚京津冀、长三角开放资源,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地及央企、跨国公司的北部总部基地。
不仅是济南。
据了解,在京沪高铁沿线上,不少城市以高铁为依托,建设“高铁新城”“高铁新区”,重构了“城市版图”。比如,泰安市依托泰安西站,规划建设泰安高铁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51.42%提高到2020年的63.92%。枣庄等沿线各市,也按照高水平、高标准打造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实施高铁新城、高铁新区建设。
京沪高铁已成为沿线城镇化建设的“助推器”。
而对整个山东来说,京沪高铁将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区域相串联,这拉近了山东与沿线区域的时空距离,给山东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京沪高铁促进了沿线省市间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的快速流动,不仅是支撑山东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通道,也是带动山东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处二级调研员孙学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未来仍将探索改革扩大影响
一个亮点是,京沪高铁加速了沿线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京沪高铁开通运行以后,对我们引进资本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原来山东可能距离一些国家战略稍微远一点,但随着京沪高铁缩短交通时间,我们距离北京1.5个小时,距离上海3.5个小时,能把国家的各种战略连在一块,使得我们的产业层级也跟着不断提高。”王东表示。
当前,京沪高铁加速了技术、产业、资本等生产要素从京津沪等大城市向沿线地区的转移扩散,实现地区专业化分工,有力促进了北京非首都功能向沿线疏解,也有利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助力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引领能力不断提升。
京沪高铁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严佐魁介绍,当前,京沪高铁沿线还实现了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进一步缩短乘客交通成本。比如,在主要客站实现地铁对高铁安检的确认,与共享汽车、网约车等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在多个车站开通接送站约车服务,实现高铁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下一个十年,是国家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十年,我们要抓住这十年黄金发展期,在拓展、智能、优化、提升四个方面进行提升。”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洪润介绍。
自2020年1月16日,京沪高铁在上交所上市后,我国铁路资产资本化、证券化、股权化改革有了新的突破。
在严佐魁看来,这是国铁集团利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直接体现。
上市后,京沪高铁公司利用募集资金扩大经营范围,收购京福客专安徽公司部分股权,运营管理其管辖的合蚌高铁、合福铁路安徽段、郑阜铁路安徽段和商合杭高铁安徽段等高铁,把长三角连为一体,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进一步提升。持续优化的运行图,优化的运输组织结构,也有助于京沪高铁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同时,京沪高铁将开行智能动车组,开展设备运维智能检测与管理,智能售取票功能提升,并持续推出“静音车厢”“计次季票”等个性化服务和更好的餐饮、购物、租车等服务,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美妆护肤)
-
北边天域天气较热战,仄易远用电需供不下;部份电厂背荷降至60%,内天八省电厂日耗延绝回降,降至170万吨如下,库存进一步背上堆散,存煤可用天数删至19天。受此影响,小大部份电厂正在需供低位及蕴藏相对于 ...[详细]
-
生猪6月销售“量价齐降”!越卖越赔,上市公司如何走出亏损泥潭?
摘要:根据各大猪企发布的6月销售数据显示,生猪销售价格普遍出现了明显下降,多家销售价格已跌破14元/公斤关口,且销售额排名前三的牧原股份、温氏集团、新希望的生猪出栏量分别为531.4万头、199.04 ...[详细]
-
摘要:在7月12日晚间,中国重工、东方园林、首开股份、兴源环境、上海凤凰、太和水、*ST日海、ST华铁、*ST京蓝9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被证监会立案。上述公司被立案的原因,也均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详细]
-
五一返程高峰到来!5月3日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35万人次|快讯
摘要:5月3日,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全国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935万人次。铁路部门最大限度挖掘运输潜力,增加运力投放,预计开行旅客列车11993列,其中加开旅客列车1630列。 ...[详细]
-
产天圆里,节后晋受天域疫情防控模式宽峻,除了保供上站以中,周边天销及短途车推运周转率赫然降降,疆煤中运同步受限。同时,尾要团聚团聚团聚召开,榆林天域部份中小矿已经停息斲丧,总体提供隐现减量;特意市场煤 ...[详细]
-
消费也带不动猪价!上市猪企主动去产能,行业还要“苦撑”多久?
摘要:事实上,在生猪养殖连续经历了4个月的亏损的情况下,已不乏猪企开始调整经营策略,包括傲农生物、天邦食品、大北农和天康生物在内的4家上市猪企已下调了今年的出栏目标,共下调600万—870万头。 ...[详细]
-
4月贸易顺差扩大96.5%,出口向好趋势仍在延续:蒙俄路线成为亮点
摘要:5月9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其中,出口7.67万亿元,增长10.6%;进口5.65万亿元,增长0.02%;贸易顺差2.0 ...[详细]
-
端午小长假运输今日启动!预计7100万人次乘火车出行,日均1420万人次|快讯
摘要:《华夏时报》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自6月21日至6月25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1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20万人次,6月22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00万人次。 ...[详细]
-
进夏以去,我国部份省份延绝下温酷热,同时叠减各天减速歇工复产复市,电力需供快捷爬降。凭证CCTD独家监测的数据隐现,远期内天八省最后能源煤耗煤量背上突破220万吨,同比删幅赫然,再度创下同期历史新下。 ...[详细]
-
摘要:6月25日,为期5天的铁路端午小长假运输圆满收官,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7037.9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加714.1万人次、增长11.3%,其中6月22日发送1608.7万人次,创端午小长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