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2:31:26 来源:新闻谱网 作者:百科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扫地机器人、新兴消费新拖地机器人、动力新能源智能汽车……随着各种智能消费品走进千家万户,最足新兴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内需的源汽主要增长动力。
10月24日统计局发布的车骑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解码绝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05亿元,新兴消费新同比增长0.7%,动力增速比1-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三季度增长3.5%,高于二季度的-4.6%和一季度的3.3%。
受益于此,前三季度,我国GDP为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三季度,我国GDP为3076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9%,比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
“当前,GDP略超预期,工业较强、服务业分化。三季度GDP同比3.9%,略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3.7%。”国金证券首席分析师赵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赵同录对此表示,消费是“三驾马车”中动力最足的一驾马车。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4%,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当前,消费依然是GDP增长第一驱动力。
消费回暖
在市场供给不断完善的条件下,我国居民对品质化消费、绿色消费的需求逐步增加。
今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了471.7万辆和456.7万辆,均实现翻倍上涨。
“当前,各部门、各地区针对绿色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支持政策不断落地生效,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已经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这带动消费市场进一步复苏。”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关利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未来,随着黑龙江、山西等地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新政策再次加码,汽车消费仍有较强支撑。
据了解,随着传统零售业态加速转型升级,以绿色升级类商品为代表的新兴消费增势良好,销售呈快速上升态势。中国电子学会日前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近5年年均增长率达22%。
这也带动了前三季度的消费增长。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董礼华表示,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消费市场总体保持恢复增长态势。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05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比1-8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三季度增长3.5%,高于二季度的-4.6%和一季度的3.3%。分月看,年初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4月受疫情影响降至低点,6月份后恢复增长。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增速比8月份回落2.9个百分点,略有回落。
当前,线上消费仍是消费市场的主要支柱之一。
数据显示,前三个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1%,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7%,比1-8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不过,线下消费也表现良好,正如董礼华介绍,实体零售逐步改善,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数据显示,线下零售店铺销售继续改善,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增速比1-8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
但董礼华提醒,疫情对消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餐饮企业和小微商贸企业恢复程度较低,消费市场恢复基础仍需巩固。
下阶段,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推进,一系列支持市场主体、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的促消费相关政策落地显效,消费市场将继续稳定恢复。
GDP超出预期
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投资和出口也保持正增长,这使得三季度GDP超出市场普遍预期。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伴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9%,较二季度回升3.5个百分点。
回顾三季度经济走势,总体上比较波折,经济内生动能偏弱,政策支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预测,四季度宏观经济将延续回暖趋势,GDP同比增速或在4.0%-4.5%,高于二、三季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更新了对中国经济的预测。按照预测,第四季度,中国经济有望恢复至4%以上。2022年全年,我国经济增长率预计在3.2%左右,经济规模有望扩大至18.32万亿美元,人均GDP预计提升至1.3万美元左右;在增长动能继续释放后,我国经济增长率将在2023年恢复至4.4%,
在赵伟看来,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需求收缩,线下消费场景低迷,供给受到冲击,经济增长预期转弱。统计局也表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
但我国经济克服多重超预期冲击的不利影响,主要指标恢复回稳,保持在合理区间,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我国经济依然具备强大的发展韧性,
赵同录表示,接下来,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狠抓相关政策落实见效,充分释放政策效能,着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稳物价,扩大有效需求,推改革激活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