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03:25:25 来源:新闻谱网 作者:时尚秀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截至本周五(6月2日)收盘,评榜环保板块涨跌幅为3.16%,超成策暖上证指涨跌幅为2.08%,环保环保深证成指涨跌幅为3.88%,个股创业板指涨跌幅为5.85%,环保板块与大盘整体走势一致。
个股方面,《华夏时报》记者根据同花顺相关数据梳理发现,本周环保板块内共有110只股票上涨,占板块内85.27%,其中表现较好的分别是中国天楹(22.83%)、*ST美尚(22.72%)和皖仪科技(17.25%),共有17只个股涨幅超过10%;1只个股保持持平;下跌的股票仅30只,占比较少,其中京蓝科技(-4.14%)、中航泰达(-8.15%)和侨银股份(-8.19%跌幅靠前,整体跌幅较小。
本周内,龙头环保股整体上行,市值前十的环保个股走势有力,其中景津装备和盈峰环境涨幅领先,达到了6.99%和4.54%,市值前十的环保股平均涨幅达到2.02%,相比上周由跌转升。
中国天楹加码布局新能源
截至6月2日收盘,中国天楹报收5.65元/股,本周涨幅为22.83%,其中5月30日触及涨停板,该股近一年涨停4次。
5月31日,中国天楹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阿特拉斯与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能源市场开发相关事宜达成战略合作。
协议显示,双方将围绕重力储能+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生态修复、尾矿治理、建筑垃圾等零碳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的解决方案,全面开展合作,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在全国共同开发投资不少于2GW+的重力储能电站。与此同时,双方还将合作开拓新能源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天楹加码布局新能源业务的态势日益明显。
2021年12月8日,中国天楹发布公告称,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方式成立江苏能楹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
今年以来,中国天楹已与多家能源企业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包括与国网江苏综能就重力储能技术研究与项目开发相关事宜达成战略合作,以及其控股子公司阿特拉斯也与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三峡建工、中建七局新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而对于此番与中电建水电的合作,中国天楹表示合作有利于推动公司系统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生态,符合公司“环保+新能源”双引擎驱动战略的发展方向,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对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新能源政策暖风频传
随着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技术路线成为行业焦点,其蕴藏的市场空间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这其中也不乏环保企业龙头。
今年3月,浙富控股与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近日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抽水蓄能、水电、新能源及环保、科技创新等方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伟明环保在4月与盛屯矿业、青山控股签署《锂电池新材料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时表示,此举将有助于公司加强与新材料产业链企业合作,积极研发新能源领域新工艺、新技术,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
5月,盈峰环境与宁德时代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着眼于战略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新能源环卫市场应用提供一流设备及解决方案,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事实上,在双碳背景下,环保企业布局新能源相关领域逐渐成为了大势所趋。而值得注意的是,涉及新能源的利好政策已在密集出台。
5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将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并在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方面,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同日,财政部印发的《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强调,将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优化清洁能源支持政策,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应用,推动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支持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出力平稳的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了对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行业的支持方向和发展目标,强调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重点建设新疆、黄河上游、河西走廊、黄河几字弯、冀北、松辽、黄河下游等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以及有序推进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北部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建设。
相关文件的密集发布不仅彰显了新能源的重要性,也更明晰了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对此,中投协咨询委绿创办公室副主任郭海飞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需求巨大,而我国又是煤炭大国,煤电仍是电力市场的主要来源。在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同时,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炭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是重中之重,同时要加快建立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网并网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储能、抽水蓄能等,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电力发展机制。
与此同时,郭海飞指出,在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领域的电能替代,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方面,仍受制于成本困境。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