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万亿元!11月中国出口由降转增,或拉动明年全球贸易增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今年以来,动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年全全球贸易增长持续低迷,球贸世界贸易呈现分化发展。元月由降易增
12月1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2023世界经济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对包括《华夏时报》在内的记者表示,全球的通货膨胀在2022年达到9.2%的历史新高,今年仍保持5%、6%左右的高通胀,受此影响,以美国、欧盟为主体的紧缩货币政策和金融条件全面收缩,直接导致全球融资成本的上涨、投资下滑。
不过,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外贸发展顶住外部压力,外贸韧性持续显现。海关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进出口3.7万亿元,增长1.2%。其中,出口2.1万亿元,增长1.7%,自今年5月份以来首次转正。
在全球贸易中,中国的贡献不容小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建议,未来,要更重视汽车的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支撑着现在贸易的发展,未来要使得这一优势更为明显。
“我们加强同伙伴之间的合作,加快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国际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同时积极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要求,比如DEPA,不断完善数字贸易的规则体系,这样能为正在分化的世界贸易注入中国力量。”王孝松表示。
中国对外经贸大有可为
在王孝松看来,明年,整体贸易状况应谨慎乐观。
从国际形势来看,大部分经济体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负增长,从出口来看,俄罗斯出口环比下降24%,韩国和南非都下降了11%,说明主要经济体货物贸易都有明显的下滑。
“当前,由于整体上世界经济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严重冲击,许多地缘政治、战争冲突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的意向,所以它的影响还将持续。”王孝松表示。
刘元春也表示,后疫情时期的修复慢于预期,疤痕效应不可忽视。同时,中美之间的技术战、脱钩、去风险所带来的全球技术贸易的下降,直接导致全球技术进步的增长速度放缓,集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的是全球芯片交易、半导体交易等高新技术交易额发生了剧烈的下降。受此影响,全球在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和相应的扩展上,较疫情前的状况有所放缓,最重要的体现在全球专利技术的下降上。
在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看来,国际经济合作中考虑非经济因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中国而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国际经济合作安全化,因为整个西方世界安全化趋势背后都是去中国化。无论在贸易领域、投资领域,尤其在供应链领域的去中国化可以说是国际经济合作安全化的一个最终的目标。
在这种背景下,提高中国的开放度,尤其是制度型的开放,可以有效地提升去中国化的机会成本。
“因为我们越开放,外国资本离开中国或实现去中国化的机会成本也就越高。所以,这两者是一个跷跷板的作用和特征。中国同样应该顺势而为,而不是在所有领域都逆势而上。比如全球价值链重塑一大趋势就是全球价值链的缩短,这是西方国家去中国化的一个基础。同时,全球资本或者全球供应链未来越来越围绕着最终消费市场进行布局,中国在这方面有潜力可挖。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可以未来应对这样一个趋势来构建新的比较优势,就是不断扩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这将为应对全球经济合作的安全化以及去中国化提供一种新的选择,从而中国能够在世界上、在新的发展时期能够从容地应对,而不至于让去中国化成为一种现实。”李向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中央财经大学经贸学院院长张晓涛看来,从外部的环境来讲,中美关系和全球经贸格局进入艰难的重构期,面对逆全球化,中国以原来的方式参与全球分工的红利受到了一些影响和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当外部的贸易动力放缓时,我国一系列稳外资、稳外贸的对策能够发挥一些短期作用;另外有一些长期亟待解决的,比如内外贸易一体化问题,比如服务业的扩大开放问题,比如如何应对产业转移有效对冲的措施等等问题,都是需要我们给予短期和长期的综合考量。
立足周边,共同发展
事实上,总体上看,我国出口规模稳、份额稳的特征没有改变,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也没有改变。一个亮点是,11月货物出口由降转增,出口额同比增长1.7%,结束了连续6个月的下降态势。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比上个月加快0.3个百分点。同时,1—11月份,产业链更长、附加值相对比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64.8%,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
当前,中国仍然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我国服务贸易增长率不错,同比增速依然可观。
“特别是数字服务有一个非常强的潜力,而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开始显现出领先者地位,未来在数字贸易规则方面要加强,能够真正起到一个引领作用。”王孝松表示。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新兴经济体在2024年将保持增长,如果从亚洲新兴市场整体水平看大约4.5%的水平,其中,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其加速复苏的重要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经济组织在全球经济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多边贸易机制受到比较大的约束和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RCEP、金砖+机制、CPTPP、DEPA的地位可能区域增强,尤其是亚太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日益提升,2021年亚太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60%,未来亚洲这个区域在全球的地位还会进一步增强,这里面一个典型的体现是RCEP有望成为亚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也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之锚,目前RCEP覆盖人口22.7亿,GDP占全球33%,出口占到30%,是拥有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个地位在不断地提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整个贸易上面体现在区域贸易中,今年有一定的压力,明年有望稍微好转。”宗良对本报记者说。
最后张晓涛建议,要研判长期影响,通过营商环境的改革,延续一些产业和生产环节的商业周期,实现产业接续上真实的时空逻辑的衔接。同时要立足周边,不断面向周边地区建立中国特色,具有中国模式的自贸区网络的建设,做好制度改革。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时尚)
-
匹里劈头降了!煤矿匹里劈头隐现提价征兆,提价煤矿数目赫然删减,心岸、产天走势相左
古天主要讲讲市场情景。目下现古市场的征兆是,产天煤价有降的了,但心岸却偏偏与之相同。今日煤冰主产区下调煤价煤矿数目有所删减,而且删速减速。那末这次产天的煤价下调,初睹脉络的时候是甚么光阴呢?10月18 ...[详细]
-
新华网巴格达1月16日电记者董亚雷)伊推克尾皆巴格达市中间16日早产去世两起爆炸使命,组成2人受伤。子细宣告牢靠疑息的“伊推克牢靠媒体中间”当早正在一份申明中讲,两起爆炸多少远同时产去世,事收天址位于 ...[详细]
-
本报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万宇)针对于好圆凭证好国内法,借心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下场,对于中圆夷易近员妨碍不法制裁,社交部讲话人赵坐坚21日讲,有闭动做宽峻干涉中国社交,宽峻背反国内关连根基本则,宽 ...[详细]
-
人仄易远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常黑)1月17日,北京外国语小大教地域与齐球规画低级钻研院、北京外国语小大教英国钻研中间、中国欧洲教会英国钻研分会与社会科教文献出书社配开宣告了《英国蓝皮书:英国去世少 ...[详细]
-
6月份重庆主力水电厂累计耗煤129.39万吨 同比降降20.64%
重庆市经疑委数据隐现,6月份,重庆市主力水电厂购煤170.63万吨,同比降降13.62%。其中:陕西96.73万吨,同比降降5.16%;海进江16.58万吨,同比降降29.46%;贵州21.15万吨, ...[详细]
-
新华网贝鲁特12月22日电记者刘宗亚)散漫国秘书少古特雷斯日前正在不雅审核散漫国驻黎巴老临时队伍联黎队伍)总部时展现,联黎队伍是“不晃动天域晃动的象征”。古特雷斯于19日至21日拜候黎巴老,并于21日 ...[详细]
-
新华网华衰顿1月11日电记者攀援 许缘)好国联邦蕴藏委员会主席鲍威我11日展现,好联储或者将更一再减息,并更早、更快天缩减资产短债表,以应答好国下通胀延绝的形态。鲍威我当天正在出席好国国探讨讨院银止委 ...[详细]
-
新华网科伦坡12月27日电 记者 唐璐)正在扑灭着9根烛炬的去世日蛋糕陪衬下,斯里兰卡华侨华人脱离会华联会)远日正在华联会华助中间贺喜华联会竖坐9周年,中国驻斯里兰卡小大使戚振宏战斯华侨华人代表减进了 ...[详细]
-
今日心岸煤价再次提价,较昨日又降了10元/吨,而由于挨算性问题下场的存正在,5500小大卡的心岸煤冰价钱走仄。与之相对于的,却是心岸煤冰库存的继绝降降。家喻户晓,由于小大秦线水车司机使命的影响,心岸煤 ...[详细]
-
新华网达卡1月10日电记者刘秋涛)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建)与中国路桥工程有限使命公司中国路桥)散漫体与孟减推国国家公路局9日正在孟尾皆达卡签定达卡推德下架桥名目公果真营PPP)开同。孟议团聚 ...[详细]